显庆四年春,梁停亭十四岁。
她趴在钦天监的案牍上,面前摊着自制的"历史对照表"。左边记载着她记忆中的真实历史,右边是已经改变的现状。
"太平公主应该在今年生下长子薛崇简,而不是女儿..."她咬着笔杆喃喃自语,"武三思此时应该在洛阳任职,怎么还在长安当他的周国公?"
最让她心惊的是《女则》的改编——这本由长孙皇后撰写、教导女子德行的经典,在太平公主主持下,竟加入了"女子亦可参政""夫妻当平等"等激进内容。朝野哗然,但武则天却默许了。
"这样下去,武则天称帝怕是要提前..."梁停亭揉着太阳穴。历史上女皇690年登基,现在才659年,差了整整三十一年!
门外传来脚步声,她慌忙收起表格。进来的是钦天监的书吏,捧着厚厚一叠文书。
"梁大人,这是您要的历年星象记录。"
梁停亭展开卷轴,寻找历史上著名的"天授彗星"——那被认为是武则天称帝的天兆。按照记载,它应该在今年五月出现...
"找到了!"她的手指停在一段记录上,"贞观二十三年,有彗星入太微垣..."
等等,贞观二十三年?那不是三年前吗?历史上这天兆应该在武则天掌权后期才出现啊!
梁停亭额头渗出冷汗。天象都因她的干预而提前了,这意味着...
"报——"一个差役慌慌张张冲进来,"梁大人,东市有个疯道士在散播谣言,说您是'文曲星下凡'!"
"什么?"梁停亭手中的卷轴掉在地上。
东市牌楼下,一个蓬头垢面的道士正手舞足蹈:"天降异象,文曲星君转世为女!十四年前那场流星雨还记得吗?就是星君投胎之时!"
围观者指指点点。有人认出了梁停亭:"那不是梁家神童吗?确实聪慧得不似凡人..."
"听说她能预知未来!"
"我婶娘的侄子在钦天监当差,说她连三十年后的灾异都能预言!"
梁停亭缩在墙角,听得心惊肉跳。十四年前那场流星雨,正是她穿越那晚看到的!难道她的到来真被记录在星象中?
回府路上,一个老乞丐拦住她:"星君大人,求您看看我孙儿的前程..."说着就要跪下。
"我不是什么星君!"梁停亭慌忙避开,却撞进一个人怀里。
抬头一看,是李白。他扶住她,眉头紧锁:"传言已经传遍长安了。"
"我什么都没做!"梁停亭委屈道。
"问题就在这。"李白压低声音,"你越是试图'修复'历史,改变就越多。武倩儿的死,太平公主的参政,现在又是这个..."
梁停亭咬唇不语。她明白李白的意思——蝴蝶效应已经失控。
"跟我来。"李白拉着她拐进一条小巷,"有个人你该见见。"
陋巷深处有家小酒肆,招牌上的"杜康居"三字已经斑驳。角落里坐着个青衫少年,约莫十五六岁,面容清瘦,正就着豆大的油灯读书。
"这是杜甫。"李白介绍道,"我在洛阳偶遇的。他诗才...很特别。"
梁停亭如遭雷击。诗圣杜甫!历史上两位大诗人的相遇应该在天宝年间,现在竟然提前了近半个世纪!
杜甫起身行礼,举止沉稳:"久闻梁小娘子诗名,今日得见,幸甚。"
他的声音还带着变声期的沙哑,但眼神已透着超乎年龄的成熟。梁停亭注意到他手指上有厚厚的茧——是常年握笔留下的。
"杜...公子也写诗?"她试探着问。
杜甫腼腆地笑了:"偶有拙作,不堪入耳。"说着却从袖中取出一卷诗稿。
梁停亭接过,只见开篇便是《望岳》——但与她记忆中的版本截然不同:
"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..."
"这...这是你刚写的?"她声音发颤。
"昨日初到长安,远望终南山有感。"杜甫疑惑道,"有何不妥吗?"
梁停亭摇头。历史上《望岳》是杜甫青年时登泰山所作,现在却因提前相遇,变成了望终南山的版本!
李白给三人各斟了杯酒:"杜小弟的诗,与我风格迥异,却莫名投契。"
确实。梁停亭暗想。历史上李杜并称,但风格大不相同。如今两人提前相遇,诗歌竟有融合之势...
"梁小娘子,"杜甫突然问道,"听闻你能预知未来。不知在我的...命运里,会成为怎样的人?"
梁停亭握杯的手一抖。她能说什么?说他会经历安史之乱,儿子饿死,自己漂泊西南,最后死在一条破船上?
"你会...成为伟大的诗人。"她最终说道,"比'诗仙'还伟大的'诗圣'。"
杜甫愕然,随即失笑:"小娘子说笑了。我连科举都未参加过..."
"诗不在科举。"李白突然插话,眼中闪着异样的光,"在真性情,在忧天下,在..."
"在记录真实的历史。"梁停亭轻声补充。
三只酒杯在空中相碰。那一瞬,梁停亭忽然明白,或许历史不必完全按照既定轨迹运行。有些人,有些事,注定会相遇,会发光,不管在哪个时空...
更新时间:2025-06-11 20:25:28